裝備制造,工業之母。
激光加工技術已成為先進制造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。歐美發達國家的激光產業發展處于領先水平。如德國的激光產業在航空航天等重工業領域發揮著作用。大族粵銘的激光設備則重于輕工業,針對中小功率激光設備在各個行業的應用,彌補了國際市場的空缺。
“目前,激光加工裝備在我市的服裝、電子信息、家具等傳統產業有著廣泛的作用,對提升產業起到了極大的作用。”大族粵銘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助理、廣東省激光加工專業技術委員會秘書長董銳說,使用激光切割的布匹,切割邊緣光滑、不留線頭,提升了衣服的層次。激光加工設備價格日趨下降,其大規模應用將幫助東莞傳統產業創品牌。
據了解,作為東莞激光加工裝備制造的龍頭企業——粵銘激光發展領域涉及到光學、精密機件、軟件控制、電子計算等,銷售范圍在珠三角、長三角、津京唐三個片區。前些年粵銘生產的設備在珠三角的銷量是另外兩個片區不能比的,而從2009年開始,珠三角對設備的需求開始下滑得非常厲害,反而長三角增長勢頭很大。現在的銷售格局是長三角第一,津京唐第二,珠三角第三。
“我們吃百家飯,能看得出這種變化所代表的問題。珠三角的制造本來就浮于表面,前些年的繁榮是因為服裝、玩具等輕工業的出口量大烘托了經濟總量。東莞相比長三角、津京唐的工業基礎,差太多了。現在來料加工面積萎縮,剩下來的就真正是東莞自己的東西,是東莞真正該堅持的東西。”董銳表示。
董銳所謂的“東莞真正該堅持的東西“其實是東莞裝備制造業。裝備制造業不強,當地的制造業就是漂浮無腳的。只有裝備制造業能衡量一個地區的制造水平,但裝備企業資金、科研投入大,利潤賬款周期長,發展反而不見得如加工企業看起來”熱鬧“。
激光是萬能的刀,應用范圍非常廣。大到汽車,小到電子、服裝、制鞋、五金,精到工藝品制作,無所不能。所以東莞的傳統八大支柱產業中,沒有粵銘沒有觸及的產業,也沒有哪個鎮區沒有買過粵銘的產品。但是有些企業在更新設備之前的傳統生產模式,會嚇你一跳。
“生產鋼琴的珠江鋼琴在使用粵銘激光的產品之前,即便是這種高精度、高價位的產品打孔,居然用的是最原始的兩點一線原理,用一根線丈量后分別打點鉆孔。“粵銘激光公司股東、技術總監倪偉平舉例子說,利用激光技術是使用軟件控制,打孔極為便利與準確,精度也非常高。”比如應用激光技術到包裝行業做模切板,能把一個工作一天的工作量(5至6塊)直接翻倍可以做到20多塊,幾乎做到好不出錯。“
“設備升級對企業來說太重要了,這個道理是不言而喻的。你種樹是用手刨還是用鍬挖好?出門是用腳走路快還是開車快?設備是勞動者的工具,是企業發展的直接武器、是研發的平臺,這些企業當然想要并且應該進行設備的汰舊換新。”董銳坦言,“在現在的產業環境下,我們很愿意為東莞企業轉型助力,幫助他們以設備升級來帶動解決生存問題,我們的設備可以給他們這樣的承諾,但是問題是他們沒有資金,政府沒有政策,我們就沒有辦法。如果能夠在補貼企業設備升級方面出具一些政策,并且優先鼓勵購買本土裝備制造設備,拓寬融資渠道,那就可以“一石三鳥”了。”
